凌家滩里的最美
2024-02-01
安徽玉石文化网

171
凌家滩这个东经118.2北纬31.29的1.6万平方公里的一个不大的地方,却让令人感叹又惊叹,感叹古人在没有航拍和遥感技术的情况下,怎么发现和感知大自然的杰作与神道的完美吻合,一尊卧佛头枕太湖山,脚踏裕溪河,左玄武,右朱雀,一个中国风水学中假想的风水宝地。却是凌家滩神奇的现实版。惊叹的是出土了如此精美的玉石艺术品,它超乎了后人的想象,开辟了玉文化之先河,引领影响五千多年。那就让我们来发现这凌家滩里的最美。

1、最美结饰

此件陶纺纶阴刻盘长纹饰,是至今出现的最早的中国结纹饰,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衍生纹饰,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据《周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凌家滩先人已经早早把最美最早的中国结刻入陶纶上面了。
2、最美玉石
凌家滩的玉石取材非常广泛,有十几种的玉石品种,它是有着专门的玉石加工作坊,并具有开采、设计、雕刻、打磨等系统化的作业分工,可见古人不辞辛苦寻求石之美者的用苦良心。

(1)此玉璜石英材质,器型规整,打磨精良,堪称精品之作。

(2)这件玉玦玉髓材质,用料考究,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

(3)这件石钺用材系沉积碎石岩,石质间夹玉髓质,有着斑斓迷离宛如星辰美轮美奂的美感。

(4)这件石钺上的两道水线非常清晰可见,这是透闪石的属性,我们通常会在青海玉和和田玉中经常见到,说明凌家滩附近有着丰富的透闪石矿脉,也是迄今最早运用透闪石材质制作的玉器。

(5)这是一件水草玛瑙制作的钺,它不但是一件工具更是一件奇石工艺品。

(6)当我们看到这件石钺时不禁联想到国画石,凌家滩先人在不经意间将石之美演绎出乎意料的效果。
3、最美边饰
凌家滩出土的玉璜非常多,但有几件带有边饰的非常夺人眼球,采用出廓联弧和束腰型边饰,让人想到现在人的蕾丝花边,这种开创性装饰工艺也影响了几千年。


4、最美餐具
凌家滩的玉勺仿佛是现在的器物来了一个穿越,一把勺子的穿越,五千年前的勺子居然和今天的形制惊人的一致,是延用至今还是我们的智慧没有发展,太多的感慨疑惑不能言表。


文章精选
MORE>>-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在中国古玉史占有一席之地的长丰杨公战国玉
让人难以想象和不能理解一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却是中国思想文化达到至高的年代,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玉器无疑是几千年以来巅峰之作,让我们不禁感叹“乱世出英豪”,可是又不能完全用英豪来表达形容概况他们的丰功伟业,两千多年了无法超越。公元前241年楚国国君考烈王再次迁都安徽省寿县,于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攻入楚都郢城,烧毁楚王族夷陵,屈原投河自尽。
-
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暨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
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
2022年9月6日上午9:00至11:00,应安徽省法官培训学院之邀,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玉石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古代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张敬国教授在培训会上首讲做了题为《凌家滩文化——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省法官培训学院单其文院长主持,会议约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
确定了大写意手法中国式审美观的凌家滩出土玉猪
2007年6月,在凌家滩遗址祭坛附近出土了一件玉猪,身长75厘米,宽38厘米,高22厘米,重约85公斤,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发现的最大、最重、最早的玉猪。